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|人人弄狠五月丁香视频|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|精品国产Av无码久久久果冻|

跳過導航鏈接首頁 > 技術支持

竹蚜蟲
竹縱斑蚜 拉丁名:Takecallis arundinariae (Essig) 分類地位:同翅目HOMOPTERA斑蚜科Callaphididae凸唇斑蚜屬Takecallis 分布:北京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。 寄主及危害:危害斑竹、金明竹、烏哺雞竹、紅竹、早竹等竹種。被害嫩竹葉出現(xiàn)萎縮、枯白,蚜蟲分泌物粘落處滋生煤污病,特別是污染竹葉,影響光合作用和觀賞性。 形態(tài)特征: 無翅孤雌蚜:體長2.15-2.24mm,長卵圓形,淡黃色。頭光滑,具較長的頭狀背剛毛8根,唇基有囊狀隆起,喙短;復眼大,紅色,具復眼疣,單眼3枚;觸角灰白色,6節(jié),約為體長的1.1倍,觸角疣不明顯,中部疣發(fā)達;足細長,灰白色。 有翅孤雌蚜:體長2.32-2.56mm,長卵圓形,淡黃至黃色。頭光滑,具背剛毛8根,中額隆起,額瘤外傾;喙短粗、光滑;復眼大,有復眼疣,單眼3枚;觸角細長,6節(jié),約為體長的1.6倍,灰白色。第1-7腹部背面各有縱斑1對,每對呈倒八字形排列,黑褐色。前翅長3.42-3.74mm,中脈2分叉。足細長,灰白色。 防治方法: 1.控制竹林密度,保持通風。 2.保護七星瓢蟲、食蚜蠅等天敵。 3.在發(fā)生期,噴霧80%敵敵畏乳油、30%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防治。 4.噴霧尿洗合劑:0.5千克尿素、1.25千克洗衣粉,對水50升噴殺。
竹螟(竹卷葉蟲)
竹織葉野螟 拉丁名: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 或 Pyrausta coclesalis Walker 俗名:竹螟、竹苞蟲、竹卷葉蟲。 分類地位:鱗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野螟亞科Pyraustinae織葉野螟屬Algedonia。 分布:中國河南、山東以南各產竹省(區(qū));日本、柬埔寨、老撾、印度、緬甸及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。 寄主及危害:剛竹屬、箣竹屬、綠竹屬、苦竹屬約百余種竹子。幼蟲取食竹葉,幼蟲4齡前常數(shù)條幼蟲吐絲綴葉成苞,取食當年新竹幼嫩竹葉上表皮,造成竹子幼葉下表皮滿布枯白斑,竹葉不能生長;5齡后幼蟲已分散為1條幼蟲綴數(shù)張新竹或老竹竹葉成苞,可以吃食全葉,幼蟲一生有7齡、8齡兩類齡期,7齡期幼蟲一生可食葉66.90-124.91cm2,8齡期食葉104.09-147.49cm2,末齡幼蟲食葉占一生食葉量70%,此蟲危害嚴重時竹上蟲苞累累,遇天旱時蟲苞久久不能打開而產生離層,造成大量落葉,竹子枯死。此蟲在南方叢生竹上常年發(fā)生,但危害不重。 防治方法: 1、竹螟5月上旬成蟲羽化后,具有群集飛往板粟、麻櫟林中吸取花蜜補充營養(yǎng)的習性,因此,減少竹林周圍蜜源植物的數(shù)量,可控制其大發(fā)生。 2、幼蟲老熟后,于夜間吐絲下垂落地,在疏松土壤處入土3-4厘米結繭,因此,冬季松土,可消滅越冬幼蟲。 3、在6月上旬發(fā)現(xiàn)幼蟲苞葉時,可噴灑90%敵百蟲500倍液或50%敵敵畏1000倍液毒殺之。 4、在6月上旬幼蟲開始卷葉危害時,用木錐在近竹稈基部上方鉆一個孔,然后用針筒將30%乙酰甲胺磷或40%氧化樂果原液注入竹腔內,每株注射2~3毫升。一般7天左右可見竹苞內幼蟲發(fā)黑死亡。
筍秀夜蛾(筍蛀蟲、竹筍夜蛾)
筍秀夜蛾 拉丁名:Apamea apameoides (Draudt) 或 Oligia apameoidis Draudt 俗名:筍秀禾夜蛾 分類地位: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秀夜蛾屬Apamea 分布:中國陜西、河南以南各?。▍^(qū))。 寄主及危害:危害紅竹、烏哺雞竹等剛竹屬各竹種的竹筍,以及禾本科、莎草科雜草10余種。當竹筍出土后,幼蟲蛀入竹筍危害,被害竹筍大多不能成竹,能成竹者也斷頭折梢,竹稈布滿蟲孔,材質硬脆,利用價值極低。 防治方法: 防治竹筍夜蛾,關鍵是清除蟲源,阻止幼蟲上筍,因為幼蟲侵入筍內后防治困難。竹筍夜蛾為害的輕重,主要與林地的中間寄主—禾本科、莎草科的雜草多少有關。 ①挖掘退筍:在出筍季節(jié)加強林內清查,及時挖除被害筍,殺死筍內幼蟲,降低下年蟲口密度。 ②清除雜草:竹筍夜蛾2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,初孵幼蟲蛀入雜草取食,竹筍出土后鉆出雜草,蛀入筍中危害,化蛹并羽化成蟲,6月下旬產卵越冬。因此,在秋季9月施用除草劑或竹林墾覆,清除林地雜草,既可消滅草上的越冬卵,又斷幼蟲孵化后的食料,使其出筍前饑餓而亡?;瘜W除草可采用10%草甘磷水劑30倍液噴霧。 ③藥劑防治:竹筍出土后10cm左右,幼蟲從雜草莖中爬出落地,在地面爬行尋找竹筍,這時是噴藥防治最佳時期。可用40%樂果、80%敵敵畏、50%甲胺磷1000倍液噴霧。 ④燈光誘蛾:6月成蟲羽化時,夜間用黑光燈誘殺成蟲。 ⑤保護天敵:幼蟲能被絨繭蜂Apanteles sp.寄生,但由于幼蟲多隱蔽為害,其寄生率較低。幼蟲在轉移時,蜈蚣能爬到竹筍頂端筍籜小葉中捕食之。
竹煤污病
  也稱竹煤病或竹煙煤病。在我國各竹區(qū)的多種竹子上均有分布。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小枝條,影響竹子的正常生長,嚴重時可造成葉片脫落,小枝枯死,導致竹林衰敗。   竹煤污病是由煤炱目(Capnodiales)和小煤炱目(Meliolales)的多種真菌危害引起的。這兩個目的真菌都屬于子囊菌亞門,但由于它們之間的寄生性不同,因此所造成的癥狀也不一樣。   煤炱目的真菌系植物枝、葉表面的腐生菌,以蚧殼蟲、蚜蟲、粉虱等昆蟲的分泌物為營養(yǎng)來源,有時也能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,在葉片表面形成一片墨褐色、表面粗糙的、厚薄不均勻的菌苔,嚴重時整個葉片和小枝被菌苔覆蓋,以致影響竹子的光合作用。菌苔在缺乏營養(yǎng)或環(huán)境不適的條件下,收縮干裂,可自行從葉面剝離。小枝上的癥狀與葉片上的相似。   小煤炱目的真菌是植物葉片上的專性寄生菌,菌絲表生、黑色,以吸器伸入寄主的表皮細胞內吸取養(yǎng)分,故在葉片表面通常呈黑色圓形霉點,后擴展成不規(guī)則形或相互連接成一片,覆蓋在葉子表面。   竹子煤污病的發(fā)生常與竹林管理不善,竹林密度過大,竹子生長細弱,以及蚜蟲、介殼蟲的危害有密切關系。   防治方法:   1.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,及時砍伐弱小竹子,使竹林通風透光,可減輕發(fā)病的嚴重程度。   2.竹煤污病一般為竹蚜蟲的分泌物所引起,因此,應及時防治竹蚜蟲。   3.發(fā)病時,噴50%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每隔7至10天噴1次,連續(xù)噴3次。
竹叢枝病
  竹叢枝病又名掃帚病、雀巢病,可分為葉發(fā)型叢枝病、枝發(fā)型叢枝病兩類。   葉發(fā)型叢枝病是新發(fā)現(xiàn)的病害,已知發(fā)生于中國江蘇、浙江省,危害剛竹屬的淡竹、桂竹,病竹嫩葉、新梢枯死,重病竹林出現(xiàn)一片枯黃,促使側芽不正常萌發(fā),而形成小枝叢生。有些被害嚴重的竹林,受害程度超過枝發(fā)型叢枝病。   枝發(fā)型叢枝病發(fā)生于中國陜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及日本,危害剛竹屬的各竹種以及短穗竹屬、箣竹屬、麻竹屬中部分竹種,尤以淡竹、剛竹、烏哺雞竹、毛竹受害最重。病竹側枝叢生,成團下垂,生長衰弱,出筍減少,被害嚴重者,整株枯死。   竹叢枝病的防治方法:  ?、偌訌娭窳值膿嵊芾?,松土施肥,促進竹林生長旺盛;  ?、诎雌诳撤ダ现?,對病枝及早清理、燒毀,防止蔓延,老病竹應連同竹鞭挖除;  ?、勖磕?-4月,用粉銹寧粉劑500倍液,每畝用200毫升,進行噴霧,每周1次,連噴3次。
竹枝紅腫病
  又稱竹赤團子病或竹肉病。   危害剛竹屬和箣竹屬的多種竹子。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貴州等省均有分布。竹枝受害后,于春天葉鞘膨大,破裂,露出白色小塊,逐漸變大成球狀、橢圓形或塊莖狀,顏色變?yōu)榉奂t色,質地先為肉質,后成木栓質。該病是由竹黃(Shiraria bumbusicla P.Henn)寄生引起的。該菌屬于子囊菌亞門,肉座菌目。在竹枝上產生的粉紅色菌塊為其子實體,有藥用價值,具有安神補腦、鎮(zhèn)痛止咳等功能。(菌塊浸入白酒中,酒變成紅色。)   防治方法:   1、此病發(fā)生在生長過密的小竹子上,應適當疏伐,減少密度;   2、加強撫育、增強抗病力;   3、發(fā)病時及時剪除并燒毀病枝。
竹介殼蟲(竹蚧蟲)
  主要種類有粉蚧科的竹巢粉蚧Nesticoccus sinensis Tang、竹皺絨粉蚧Eriococcus rugosus Wang和竹白尾粉蚧Antonina crawii Cockerell,盾蚧科的竹擬白須盾蚧Kuwanaspis pseudoleucaspis Kuwana和霍須盾蚧K.howardi Cooley,分布于我國各竹產區(qū),主要危害剛竹屬竹種。前3者危害枝、葉,后2者為稈部重要害蟲。   均以雌成蟲和若蟲刺吸竹株組織汁液,致枝、葉枯死,竹株生長勢衰退,并誘發(fā)竹煤污病,重時可致竹株死亡。   竹蚧類喜老竹和陰濕條件,多發(fā)生于疏于管理、密度過大、年齡結構偏老和位于低洼、陰坡的竹林內。天敵有瓢蟲、草嶺和跳小蜂等。   竹介殼蟲 防治方法:   1、加強竹林撫育管理,控制立竹密度,及時伐除3度(毛竹)或3年(中小徑竹)以上老竹,可有效地抑制竹蚧蟲的種群增長。   2、把有介殼蟲的枝條或竹株盡量剪除,剪下的枝葉應集中燒毀。   3、初孵若蟲期介殼蟲身體上的膠、蠟、粉等保護物很少,最易著藥,是防治蚧蟲的關鍵時期。在5~6月幼蟲初孵期,在受害竹林中噴40%樂果乳油或80%敵敵畏500倍藥液,每隔5~6天1次,連續(xù)2~3次,以滅殺若蟲。   4、竹腔注射內吸性殺蟲劑防治,如 50%甲胺磷乳油原液,每竹注射2ml左右。防治時間以越冬蟲態(tài)冬后恢復取食至下代若蟲孵出前為宜。   5、用3%呋喃丹顆粒劑在植物根部環(huán)狀開溝后施入,覆土并灌足水,或根部澆灌40%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。
首頁 上一頁 1 下一頁 尾頁  總數(shù):7 頁數(shù):1/1